「我覺得你份人好假。」「我覺得你份人好圓滑。」
「假」和「圓滑」兩者的意思是否相同?當然不是,但我們往往會將「圓滑」的人都歸類為「假」的類別。
許多人誤會了「圓滑」的意思,「圓滑」修訂的是語氣,而內容和意思不變;「假」則是連內容都改變或隱瞞,在根本上有著明顯的分別。
在職場上,圓滑幾乎可以說是每個打工仔須具體的必要條件。無論是要和上司提案,還是要激勵下屬,抑或與客戶合作,我們都要找出大家都可以「聽得入耳」的說話方式,並不是一句「做翻自己」就要所有人看你的臉色。
所以,圓滑就是職場必需的技能。但是,我們如何可以做到圓滑但不虛偽?
學會先認同 才提出意見
工作時少不免與不同階層、年齡、文化、背景的人一起工作,但在溝通上往往都有著一個共通點:喜愛讚美多於批評。
不論你的批評是否善意,大部分人第一個反感都是感到難受,理智的或許可以繼續聽下去,但亦有許多人整個腦海都在想著:「你識條鐵咩?」「你有咩資格批評我?」這就會妨礙了我們傳達訊息的過程。
避免第一時間批評
在職場上不會希望冒這個風險,所以「先揚後抑」是最基本的做法。以前有位同事總是第一時間批評,只要遇上他不同意的事,就會說「錯哂,咁樣唔 Work!」「咁樣一定唔啱!」
其實他真是沒有惡意,但令身邊的人都不想和他談話,令他大惑不解,「明明自己出於好意,為甚麼卻落得如此下場?」後來一位前輩向他舉了一個例子,請他感受一下:
A:菜色非常棒,不過餐具可以再改進一下
B:餐具無格調,不過菜色不錯
A 和 B 同樣是建議更換餐具,但 A 往往更令人欣然接受;這位同事明白到,稍微改變說話順序,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。這個微小的轉變,大家對他的反應卻是 180 度改變,他才明白到,所謂的「圓滑」並不是虛偽的代名詞,而是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,提出自己的觀點,顧及別人的感受。
延伸閱讀:職場上如何與討厭的人相處?
因應角色轉換語氣
面對不同人,你有著不同的身分和使命,因應自己的角色去講適合的語句,並不存在「虛偽」。你對老闆、同事會客氣一點,因為他們與你距離遠;你對父母、情人卻不能太客氣,否則他們會以為你是在鬧脾氣或是吃錯了甚麼藥。
例如你最好的朋友,和旁邊的同事都對你說同一句話:「返工好辛苦。」你會回答一樣的說話嗎?當然不會,我們會因為身分的不同,而改變說話的內容和方式,但這卻和「假」無關。
職場上最需要的是重點
同樣地,老闆只想知道結果,不論你中間是過五關斬六將,還是躺著等它從天而降,對老闆來說並不重要,只要最後的結果美滿則可;「老海鮮」追求的是認同感,你直接將他的錯誤宣之於口,他當然百般抵賴。
我們不需要做一個口蜜腹劍的人,但能做到一個較圓滑的人會令你減少與人衝突,畢竟大家工作都係求財而已,沒必要弄僵嘛!
遇到更多、更複雜的職場問題?
我們提供專業 Career Coach、Counsellor 幫你一對一解決各種職場疑難,以及改善職場心理健康。如果你有解不開的困難,又或者想尋求職場上的專業建議,可以到這裡預訂一對一職場服務,或者透過 2391 2928 或 info@dozenbase.com 聯絡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