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有朋友在問我:你很喜歡上班嗎?
拜托,我的訴求又不只是上班,怎麼可能喜歡上班,可以選擇的話,我一定是整天在家裡發呆,打打遊戲,做一個小小的廢青。
但是,當朋友問我: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?
我喜歡的,十分喜歡。我更好奇,如果不喜歡的話,你工作的原因是甚麼?
這個問題看似太離地,畢竟不工作哪裡有錢,而且每個人在生活上都有承擔的角色,都有空間時間慢慢探索。
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熱情在哪裡,你又會不會願意追趕它?
我許多朋友總是抱怨著這份工作乏味,好像多待一天都嫌多;但要他轉換行業或工作,卻總是提不起勁,或者害怕未來的風險。
但試幻想一下,你離完全退休還有多少年?20年?30年?
➤ 延伸閱讀:職涯、生涯的計劃書 —《人生的長尾效應》
離職、換行業、換工作的成本只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高,如果在許可情況下也不踏出舒適圈,你能確認自己可以繼續「捱」下去嗎?可以的話,你願意數十年都做著一份討厭的工作嗎?
大部分人的職涯都多於 30 年(除非你職業是兒子/女兒),每日一半以上的清醒時間都在工作;見同事比見家人還要多,望著公司電腦比合眼睡覺的時間還要長(香港人限定)。不論你願不願意,工作基本上佔了人生一大半時間。當工作每分每秒都在「捱」的話,就代表人生一大半時間都在捱日子。
你想要的是職「涯」,還是職「捱」?
捱過一開始的觀察期
盲目去「追夢」並非應該做的事,更不是異想天開的藉口,不是口說熱血、肯拼就會成功。想有一個理想的職涯,首先就要找對方向,並投放時間和心機進去。工作一定是辛苦的,職涯永遠伴隨「捱」,但如何捱得有價值、有進展、有方向,是我們必需要學會的課題。
不少職場新手都會有誤解,以為第一天工作就能參與重大項目,受到上司同事賞識⋯現實換來的卻是不停做 Report,或者一些最基本的工作。期望的落差,加上不斷重覆地做一些「手板眼見功夫」,就容易產生「學唔到嘢」「份工好悶」的錯覺。
付出耐性取得信任
先戴個頭盔,有些工作是「真伏」,但更多時候,是我們根本沒有耐性去取得對方的信任。換著你是主管,面對第一天入職的同事,連他的名字都還未好好記住,你會將重責放在他身上嗎?要證明他的能力,就先要從小事開始觀察,也是職場裡有「試用期」的原因。
所以入職初期,免不過要捱過最不願意做的事情。畢竟要取信於人,先要證明自己的能力,才可以得到對方的信任。「試用期」就是公司觀察你最仔細的階段。
想做到不為五斗米折腰,首先要有不折腰的底氣。這個底氣,就來自於你的能力。
把工作視為學習、進步的工具
雖說人工最直接反映公司對你的肯定和能力,但許多人過份在意現在人工漲了多少,卻忽略了個人價值。在各個階段,我們都需要不同的技能:年輕時需要培養種種工作能力,上手後就要鑽研得更深,學會獨自分析、處理更多更深層次的工作;之後再慢慢學會帶領團隊、成為可靠的領袖⋯
而能力和報酬,隨影而來。有紮實的工作能力做籌碼,無論去到任何公司,甚至任何國度,都能獲得應有的賞識和回報。如果你只是初職人士,無需過份著眼於現在的一兩千塊,哪一個地方可以提供豐富的土壤讓你成長,才是你應該著眼的位置。
工作除了帶給你人工,還可以讓你成長、學習,關鍵的是你有沒有找到這樣的一個場所和方向。工作必然是辛苦的,但既然我們都必須工作,時間也是要過,不如找到自己的熱情,讓辛苦的工作,可以被自己喜歡的事情沖淡,將職「捱」變成職「涯」,不是更划算嗎?
遇到更多、更複雜的職場問題?
我們提供專業 Career Coach、Counsellor 幫你一對一解決各種職場疑難,以及改善職場心理健康。如果你有解不開的困難,又或者想尋求職場上的專業建議,可以到這裡預訂一對一職場服務,或者透過 2391 2928 或 info@dozenbase.com 聯絡我們!